Master Z:(自言自语)宝贝啊,你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……
Master X:我会变成 XXX (X 大人大名……)
能够实现 Markdown 代码和 html 代码 同步保存/编辑(能做到这点的插件好像不多)
内建 Markdown 代码和主题预览双窗口(强大的过头了,其实不带主题预览,有一个简洁美观的预览窗口视觉体验更佳,自己用 Stylish 搞定)
Master X:我要用乐高拼个很小的房子
PeoN Y :恩?
Master X:把它系在气球上(昨天刚看过飞屋环游记)…… 用小乐高拼(看来”德宝=乐高,乐高=小乐高“……)
最终结论:气球带不动8格乐高砖
男孩子天生就喜欢枪?或者喜欢熊出没的孩子更喜欢枪?
X大人被熊出没毒害之后对光头强的装备发生了浓厚兴趣,曾经抱着那把玩具枪大闹玩具店,不过因为这把枪能够把子弹球打出来一直处于管制状态,所以现在的结局是摆尸(电锯还偶尔拿出来搞破坏)……
Master X:爸爸,你以后给我买一个挖土机
PeoN Y :你不是已经有一个了吗?
Master X:我要一个大大的挖土机
PeoN Y :哦
Master X:然后我就可以去挖宝藏了
PeoN Y :……
(事件:羽毛球比赛 选手:PeoN Y、Master Z 裁判:Master X)
Master X:妈妈赢了……爸爸赢了……妈妈赢了……
Master X:妈妈,这是你的奖励
Master X:妈妈,你赢了我就把这个奖励给你
Master Z :那要是爸爸赢了呢?
Master X :那就再来一次
Master Z :那要是爸爸又赢了呢?
Master X :那就再来一次
PeoN Y:……
btw:片头音乐画面都非常之赞,传说中的大制作费用都砸在这里了?
UPDATE:Typora 出现后,主要使用 Typora 作为 Evernote 的编辑器,详见 使用 Typora 作为 Evernote 主编辑器
Evernote 寒碜的排版和不支持 markdown 一直被界面控鄙视,这类问题在处理短内容笔记时还不明显,在长文档编辑的时候就很拉后腿了,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,个人选择 Evernote (印象笔记)+ Maxiang(马克飞象)+ Sublime_Evnernote 作为有排版需求的长文档编辑方案,具体按软件介绍:
把所有事情都从你的脑袋里弄出来。在事情出现,而不是在事情爆发的时候,就做好相关行动的一系列决定。以合适的类别组织好你的项目的各种提醒以及下一步的行动。保持你的系统更新和完整,充分地检查,使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信任你的对于你正在做(或者不做)的事情直觉的选择——维基百科
Evernote 也用了几年了,但一直处于简单剪辑和初略整理阶段,最近看了电脑玩物的《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》,有些收获,记录如下:
一般新用户使用 Evernote ,主要是在快速剪辑、快捷笔记方面,Evernote 这个时候相当于一个待查的知识库或者方便查询的记事本。而对于深度用户来说,Evernote 却是一个信息中枢(所谓信息中枢,自然包括信息的录入、整理、组织、输出等等方面)。下面从 Evernote 和其他功能相近的软件的区别和联系来说下具体应用。
(本篇无多少干货,ahk 脚本也写得蹩脚,抛砖引玉)
Evernote 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程序内热键,但却无法修改,对此不折腾会死星人和手残人士都有些无法接受,出动 AutoHotKey 大神势在必行。
新用户在使用笔记软件时,往往重剪辑查询,轻整理组织。在这类行为习惯的转变过程中,笔记的组织结构相当重要。通常来说,一则笔记有笔记本、标签、自定义标签、索引、关键字等属性,而新用户用的较多的只有关键字和标签这两个属性,甚至标签也是作为关键字使用。这样对于一个只需录入和查询静态的知识库来说固然足够,但作为一个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和进化的信息系统来说,是远远不够的。结合《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》中的心得和自己的使用经验,个人 Evernote 的信息组织结构如下:
特别是能力失效前后游戏人生的轻松和绝境反击的悲壮,都渲染的非常不错(结尾 Tom 的微笑小赞)
相比 Groundhog Day ,前者固然功力十足,立意上却失于流俗,远远没有后者“混沌通达永恒”之类迷人
作为幼儿学习娱乐过程中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应用,电视无疑被众多父母视为大毒草,但又因为自身时间(或者自律?)不够而无奈妥协。但个人觉得,看看电视对小朋友还是利大于弊,重点还是在于怎么看和看什么。
郑重提示,脚本有风险,偷懒需谨慎
功能
将 最终幻想14生产模拟器 输出文本中的制造步骤内容转换成特定的 AutoHotKey 脚本,可指定触发热键,循环次数(xls文件,需 excel 2007 以上版本)